可邑村村民售卖手工艺品。
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委会可邑村森林覆盖率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发源地。近年来,可邑村依托优势资源,围绕全域旅游示范打造,与国有平台公司联营共建,打造“可邑小镇”,实现文化旅游和乡村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闯出了一条文旅产村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可邑村已有360年的历史,彝族传统民居、文化和古朴的民风民俗至今保存完好。2014年,可邑村正式与弥勒市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小组+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农旅融合主导产业,公司与村庄实现双赢。
小镇建设过程中,可邑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将集体和村民耕地、林地2700余亩租赁给公司开发农耕体验、农业研学、户外拓展、丛林穿越、林果采摘等体验式农旅项目;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民族歌舞演艺平台、就业创业劳务平台,畅通农产品出山的销路,村民成了景区导游、演员、服务员。目前,可邑村50%以上的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务工,全村年劳务工资收入达500余万元,人均工资达1.6万元;累计引导带动周边村民开办乡村客栈、农家乐、特色餐馆、手工作坊等市场主体61家,户均增收5万元,2021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2.6万元。
除了“企业搭台、村民唱戏”,“保护优先、共建共享”也是可邑村推进产村融合、文旅融合的有效经验。
“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了,村民接触外来游客多了,抱团闯市场的能力更强了。”蚂蚁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曾虎龙说,如今,大家对于家乡古村、老屋、自然生态保护的意愿更加强烈,在企业的帮助下,大家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价值,发展文创、餐饮、民宿、民族手工艺制作等产业,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
为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公司和村组共同制定了“我的村庄我来管”景区卫生管理考核办法、考核标准,每年对村内农户门前、庭院、屋内环境进行考核评比,发放卫生管护补贴,以奖代补调动村民参与可邑村建设发展的积极性。
2022年1至7月,可邑小镇实现旅游总收入430余万元,接待游客22万余人次。(来源:云南日报)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
相关阅读
热度排行
热门推荐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974号
电话:0871——64103701 传真:0871——64103701 投稿邮箱:ynxfwz@163.com 值班编辑QQ:568419655 广告投放:0871——641037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2022000670号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91530102MA6Q490D4K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云南消费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