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云南省金融系统对标《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发〔2022〕4号)》要求,高度关注新市民群体住房、就业、就医、养老等金融服务需求,加大力度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优化住房金融服务让新市民住有所居更安心
针对新市民在进城、落户过渡阶段的差异化金融需求,云南省金融系统发挥资金优势,在住房购买、租赁、装修等环节,依法合规提供专业化、多元化金融服务。如,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对符合购房条件的新市民实行首套房最低至4.25%的优惠利率,2022年以来,个人住房贷款较上年净增6.3亿元,帮助1400余户新市民在城市安家。农业银行西双版纳州分行推出“农民安家贷”,满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新入城镇户籍农民的购房需求,业务自开办以来累计向913户新市民发放3.21亿元安家贷款。建设银行迪庆州分行向香格里拉市新颖房屋租赁服务有限公司贷款2亿元,用于支付公租房、廉租房、周转房30年经营权转让价款,为新市民提供多层次租赁住房。云南景洪农村商业银行推出“家装贷”,期限最长10年,额度可达200万元,仅凭商品房场权证、购房合同或装修证明即可申请,且30万元以内的小额贷款无需提供装修合同,解决新市民家装痛点,截至6月末,累计为2818户新市民发放家装贷6.12亿元。
拓宽贷款支持范围让新市民创业就业有信心
针对进城创业就业谋发展的个体工商户、搬迁群众等新市民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减免金融服务费以外,金融系统拓宽贷款支持覆盖面,加大对吸纳新市民就业较多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如,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对新市民个体工商户集中的蔬菜、水果、干菜等批发零售行业,给予工本费、手续费减免服务,惠及7300余户商户。镇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针对有固定经营场所,从事合法生产经营并持有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及在本地正常经营2年(含)以上的外来商户推出“普惠易贷”,截至6月末,“普惠易贷”余额达1.17亿元,惠及新市民456户。怒江州金融机构加大对吸纳易地搬迁新市民就业、带动易地搬迁新市民增收致富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如为扶贫车间百川民族文化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及时放贷443万元,用于购买生产线设备,带动在该公司就业的易地搬迁新市民人均增收2000-3000元/月,助力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
针对新市民流动性强的特点,金融系统探索优化账户开立、工资发放等金融服务,定制新市民专属银行卡及配套服务,满足新市民多元化金融需求。如,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推动各银行机构完善异地银行账户开立、补换卡、账户功能升降级、销户等服务,减少新市民因异地学习、工作、生活等原因新开银行账户,完善代发工资系统改造,截至2022年6月底,辖内已有187家银行支持跨行代发工资,覆盖率达98.41%。工商银行、邮储银行等借助云南省住建厅“云建宝”建筑工人综合管理平台,以工资卡为媒介,推出“云建宝”联名卡,免收系统内异地存取现、转账手续费、短信银行服务费等优惠政策,同时为建筑工人提供消费、住房、教育等多场景专属信贷产品。兴业银行昆明分行针对建筑工地农民工及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量身定制兴业民薪主题卡,赠送人身意外险,全方位解决农民工和施工单位后顾之忧。
普及专业金融知识让新市民权益维护少费心
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宣讲活动、防骗反诈、防范非法集资等宣传教育,不断提升新市民金融素养,提升新市民风险防范意识,同时畅通新市民金融服务投诉渠道,保障全民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益。如,中信银行昆明分行走进昆明钢铁厂为新厂区工人提供“一对一”金融需求咨询服务及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浦发银行昆明分行联合云南大学、昆明市经侦支队等,在省级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守护消费公平”金融知识主题辩论赛及金融知识竞答活动,网络直播宣传覆盖10.24万人次;建立“投诉直通车”,在全辖营业网点、社区银行醒目位置公布消保热线号码、专人姓名及手机号码,确保“一通电话、接诉即办、一次办好”。平安银行昆明分行通过第三方调解组织积极探索视频、电话、网络等方式开展“非接触”调解,通过“云端解纷”,打破时空限制,节省群众“脚底成本”,实现疫情期间金融纠纷调解“不停步”。
推出适老金融服务,让新市民就医养老更放心。针对为进城养老、看病就医、投奔子女的老年新市民群体,云南省金融系统暖心推动金融服务适老化改造,支持新市民在所在地就医养老。如,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为紧急就医的新市民提供最高8千元的就医信用额度,针对新市民开展“1元购春城惠民保”,1元即可购买原价69元的医保范围以外的医疗费用报销,特定高额药品使用及肿瘤早筛等9项增值服务。平安银行昆明分行推动口袋银行以及厅堂设备应用适老化改造优化,开发大字版口袋银行APP、增设颐年专区等,方便老年新市民群体享受便捷金融服务。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增设“爱心港湾”特色服务区域,配备饮用水、医药箱、工具箱、报刊书籍、多功能电源插座等物品,为户外劳动者及有需要的新市民、老年群体等提供避风躲雨、避暑休息和充电用网等多功能的服务场所。(来源:云南网)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
相关阅读
热度排行
热门推荐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974号
电话:0871——64103701 传真:0871——64103701 投稿邮箱:ynxfwz@163.com 值班编辑QQ:568419655 广告投放:0871——641037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2022000670号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91530102MA6Q490D4K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云南消费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