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祭祀和户外踏青活动增多,时值气候温湿多变,各类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加快,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期。
为提高广大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食安君提醒您
一、科学采购,安全加工
(一)采购食材要到资质合格的正规商场、超市或市场。购买和食用预包装食品时,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不要购买和食用“三无”(无生产日期或保质期、厂名、厂址)食品、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二)加工烹饪时,要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食物应认真清洗、生熟分开,烹饪菜肴要烧熟煮透,剩余食物要及时冷藏,再次食用要彻底加热,少吃或不吃生食水产品。
二、合理饮食,注意安全
(一)食用米粉制品需注意
清明时节气温回暖,天气潮湿多雨,凉米线、凉卷粉等即食米粉制品容易腐败变质,要特别警惕该类食品的食物中毒,家庭制作要保持卫生,食用前应保证无异味无霉变,贮存应低温避光并及时食用,一旦发现有异味、霉斑,就不能再食用。
(二)采食野菜需警惕
清明期间野菜大量上市,消费者在选购野菜时应到正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慎重购买少见的品种,对易混淆的品种应仔细辨别;自行采摘野菜时应注意避免采摘不熟识的品种,同时要注意避开环境可能被污染的区域(如污水排放地、公路、垃圾填埋场等),食用时应合理加工,避免生食,以防出现食物中毒。
(三)食用节令食品应谨慎
清明前后部分地区有食用青团、蒿粑等节令食品的习惯,青团、蒿粑一般是由糯米或糯米粉与艾草等混合,经包馅、蒸制等工序制成的可直接食用的食品,除选购与制作过程需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外,老人、小孩以及消化功能不佳的人群食用要适量,儿童要在成人监护下食用,谨防噎食,对某些食物过敏的消费者,购买时需查看标签上的配料表和致敏物质提示,选择合适的品种,防止致敏物质摄入。
三、拒绝餐饮浪费,提倡文明就餐
外出就餐时,要选择到资质齐全的正规餐饮服务单位。聚餐时避免暴饮暴食,若发现食品有异味或变质等现象,请谨慎食用;用餐时要使用公勺公筷,倡导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养成文明用餐好习惯。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要保留好消费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或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或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等情况,可随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热线电话。(来源: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
相关阅读
热度排行
热门推荐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974号
电话:0871——64103701 传真:0871——64103701 投稿邮箱:ynxfwz@163.com 值班编辑QQ:568419655 广告投放:0871——641037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2022000670号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91530102MA6Q490D4K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云南消费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