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渔林农牧

昌宁:推进农业农村融合发展体系取得实际成效

时间:2021-09-17 17:24:24 来源:云南消费网

  2019年以来,昌宁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打造主导产业明确、产业链条完整、融合特色明显、利益联接明确、配套服务完善的农业农村融合发展体系,确保了全县农产品市场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为全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保障。

  抓政策,促发展。2019年,县上出台《昌宁县打造全省一流“绿色食品牌”走在前列实施意见》,推动绿色食品牌打造工作;之后先后印发了《昌宁县农业规模化发展2019年工作要点》、《昌宁县农业规模化发展2020年工作要点》、《昌宁县农业规模化发展2021年工作要点》,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先后出台了《昌宁县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昌宁县加快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2021—2025年)》等文件,推动重点产业发展。2020年针对疫情的影响,县人民政府及时制定并落实“稳定经济运行18条措施”,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抓服务,促生产。做好产业布局,稳定面积,优化种植结构,确保稳产增收;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农业科技生产水平;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加强对种子、肥料、农膜等农资供需监测,协调做好产销对接和余缺调剂,保证种子、化肥、农膜、柴油等农资充足供应;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开展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专项行动,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实现绿色防控全覆盖;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维护农资市场正常秩序,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按照“产”“管”并举和“四个最严”的要求,全面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

  抓招商,育龙头。引进东方希望集团项目:与东方希望集团签订1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投资协议,协议签订投资20亿元。在昌宁注册了昌宁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目前钻井工作已完成,两口井均出水300m³以上,水质检测已完成,经处理后可以使用;已启动二期项目用地选址工作、完成实地勘查、“四通一平”、图纸设计等工作,项目建设正在推进。实施好生长扩建项目:一期扩建已完成,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猪舍23500平方米,2020年7月已投入生产。二期扩建项目已全部完成,目前饲养能繁母猪2300头,能繁母猪存栏规模可达5000头以上。三期扩建项目推进顺利,项目建成后可增加能繁母猪养殖3000头,达到8000头,生猪出栏增加7.5万头,达到20万头。引进柯街冷链物流园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6亿元,占地168亩、建筑面积18.1万平方米,建设集散交易、加工储存、物流配送等设施,目前一期项目已完成征地80亩,完成冷库及分拣车间建设面积10800平方米,完成投资2500万元。

  抓加工,促融合。提高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能力。通过整合利用好国家贷款补贴、购机补贴、保险保费补贴等惠农补贴,落实打造“绿色食品牌”的扶持奖励政策,扶持与农民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的新型经营主体,新建屠宰、储藏、保鲜、烘干、清洗、分级、包装、揉捻等农产品产地加工设施,提升农产品商品化水平,推进昌宁农业从以原料生产、销售、粗加工为主的生产型农业逐步转向精深加工、品牌运营的市场型农业转变。2019年以来共投入财政资金990万元,扶持实施标准化茶所建设40个,扶持茶叶加工企业实施技改扩建项目3个。同时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建设。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总体思路,着力推进“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模式。依托昌宁工业园区和保山工贸园区昌宁园中园建设,以茶、果、糖、菜、药、肉等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确定形成一定规模、具备一定发展基础和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建设生物资源加工园区。

  抓流通,促销售。2020年以来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产品销售的影响,县上组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重要农产品的产销情况进行实时调度,及时开通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采取网上办公、现场受理、上门服务等措施,确保主要农产品和生产资料正常流通。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找市场,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与东北大学合作,完成面向智慧农业的云上昌宁信息服务平台开发,目前已有20余家企业入驻平台。结合沪滇合作,积极组织昌宁红集团、昌宁植承、昌恒农业等龙头企业利用抖音、快手、“一亩田”、百度等网络平台开展直播卖货;利用三农通、益农信息社平台提供信息服务,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350余条。确保“菜篮子”产品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不愁卖。

  目前,全县推进农业农村融合发展体系取得两大实际成效。

  一是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20年实现农业现价总产值804127万元,同比增20.38%,实现农业可比价总产值705436万元,同比增长5.6%;实现农业现价增加值536535万元,同比增18.55%,实现农业可比价增加值472940万元,同比增长4.5%;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92元,同比增7.7%。二是农业农村融合发展体系逐步形成。以茶叶、核桃等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取得较大进展。如保山昌宁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盛昌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产品转型升级较快,开发多项特色优势产品,并已获得多项专利,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更加突出。以黄家寨古茶公园、勐统土司贡茶庄园等一批休闲农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正在加速发展,周期性举办“昌宁茶文化节”“斗茶大赛”“采茶大赛”等节庆赛事活动,持续开展以茶造势,以茶热市,昌宁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逐步形成。2019年云南昌宁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龙腾沧江”产品被评为云南省绿色食品“10大名品”,柯街镇芒赖社区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我县被列为全省茶叶产业“一县一业”特色县;2020年,我县被评为中国2020年度茶业百强县、2020年度茶叶生态建设十强县。(洪专 普军)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974号

电话:0871——64103701 传真:0871——64103701 投稿邮箱:ynxfwz@163.com 值班编辑QQ:568419655 广告投放:0871——641037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2022000670号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91530102MA6Q490D4K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云南消费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