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渔林农牧

元阳梯田千年红米又获丰收

时间:2021-09-16 10:24:36 来源:云南消费网


丰收景象

  九月,走进元阳县牛角寨镇果期村红稻良种繁育基地,梯田里百姓正收获鱼儿,手捧饱满的红米稻,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两山两谷三面坡,一江一河万级田”构成了元阳特殊的地形,从山脚延伸至海拔2000多米的山巅处多达3700级的19万亩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被中外游客誉为“中华风度,世界奇观”。生长于元阳梯田的元阳红米,也和世界文化遗产的哈尼梯田一样,在千年时光中,保持了最初的模样。从生长过程看,它至今保留着山泉水灌溉、施农家肥、人工耕禾除草的原始耕作方式;从稻米实质看,它保留着最古老的稻种基因,产量低却营养丰富。

  在元阳,红米的耕种不仅塑造着梯田,也塑造着梯田人家的生活。春天,哈尼节日“开秧门”过后,全村寨下田劳作,犁田插秧,男男女女唱起哈尼生产调,小孩在泥地里摸田螺、捉泥鳅;夏天,红米秧苗抽穗扬花,家家户户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在田里养起鱼鸭;初秋,哈尼人提早收割第一批稻谷,煮上新米饭,举办“新米节”预祝丰收。待红米收割后,摸鱼宰鸭,开始分享收获;冬天,农户们将最好的谷穗留做稻种,稻草喂牛,稻桩回田作为次年肥料。

  在没有机械化的时代,哈尼人发明了舂米磨粉的水礁水碾,加工后的红米色泽红润,米粒细长,松软可口,清香回甜,成为哈尼族长街宴上红米线、卷粉、凉粉、红米粥、锣锅饭等一众美食的主材。近年,元阳县建成了数万亩有机红米基地,通过招商引资,集绿色、生态、养生为一体的现代粮食加工物流产业项目落地运行。采取“企业+合作社”的联营方式,稳定收购价格,利用好电商销售,将元阳红米送到了沿海城市餐桌上。

  “元阳红米生长期比东北米长40至60天,产量却只有三分之一,营养价值高。目前全县的177所中小学都是用我们的米。”元阳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鸿文自豪地介绍。随着元阳红米被认定为“云南六大名米之一”并斩获一系列国际认证,元阳红米正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来源:云南网)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974号

电话:0871——64103701 传真:0871——64103701 投稿邮箱:ynxfwz@163.com 值班编辑QQ:568419655 广告投放:0871——641037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2022000670号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91530102MA6Q490D4K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云南消费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