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公布实施以来,香格里拉市委、市人民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支持实验区建设工作,通过持续强化宣传展示,民众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意识大幅提升,全社会参与保护非遗的氛围逐步形成。
实验区建设工作启动以来,香格里拉市通过不断完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和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体系,开展名录项目分类与分级保护,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习设施,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展示活动,充分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进校园”及香格里拉赛马会等民俗活动和旅游宣传等活动契机,组织开展马器具展评活动、非遗歌舞乐表演和传统技艺展示、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民众充分享受非遗保护成果。
本着非遗活化利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初衷,香格里拉市通过积极探索“非遗+旅游”的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目前,黑陶、藏香、唐卡、青稞酒、东巴造纸、东巴鼓等非遗项目通过体验、销售等方式,已初步实现活态保护利用及与旅游的有机融合,非遗正逐步发挥其在乡村振兴大局中的积极作用。
为切实开展好实验区建设工作,香格里拉市立足于建设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体系,致力于保护区文化遗产的整体化保护,高位推进全市实验区建设各项工作;通过建设建塘锅庄传习馆、纳西族东巴文化传习馆、藏族黑陶烧制技艺生产性保护传习馆、纳帕海藏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传习馆、尼汝藏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传习馆,建设金江镇、上江乡、五境乡3个热巴舞传习所和三坝乡阿卡巴拉传习点,初步建立了全市四级非遗保护传承空间体系,为保护区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逐步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逐年增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四级名录项目85项,分别为国家级2项、省级7项、州级62项、市级14项;代表性传承人206名,分别是国家级1人、省级27人、州级31人、市级147人。(来源:云南网)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
相关阅读
热度排行
热门推荐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974号
电话:0871——64103701 传真:0871——64103701 投稿邮箱:ynxfwz@163.com 值班编辑QQ:568419655 广告投放:0871——641037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2022000670号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91530102MA6Q490D4K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云南消费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