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摆摊,他们来收,还给现钱,真好!”在福贡县鹿马登乡阿路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电子商务服务点里,73岁老大爷邓友迪背篓里的漆油和土鸡蛋,秒变现金。
这不是邓友迪第一次在家门口做买卖了,自搬迁点开通了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点,这里就变成了“小集市”,老乡们的优质农副产品、土特产都可以在这里变为现金。
走进阿路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电子商务服务点,琳琅满目的土特产摆满了一排排货架,光是漆油就有黑白两个品种,红茶、绿茶,精装的、散装的,品种多,花样美。
赤洒底村盛产茶叶,农产品量多质优,茶叶味道浓醇、齿颊留香,但就是缺少销路。如何把这些好产品卖出去,一直困扰着服务点负责人开赵生。两年前,通过福贡县政府组织外出培训的机会,打开了开赵生的“电商之门”,经过不断的学习“充电”,开赵生已能够轻松地玩转电子商务。
为了方便搬迁群众,开赵生在电子商务服务点卖茶叶、漆油的基础上,又开办了“实体店+网销”的爱心超市,帮助更多的搬迁群众将优质农特产品销售出去,增加收入。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风吹到了乡村,“农村淘宝”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但由于种种原因,乡村一级快递业务发展却明显滞后,农村快递“最后一公里”难题仍未得到解决。
为了方便群众取快递,开赵生在电子商务服务点融入了快递的收发,打通了赤洒底村快递“最后一公里”。
每到赤洒底村的街天,在电子商务服务点工作的余花恰都顾不上吃饭,一直在为群众收发快递。“现在我们的电子商务服务点主要承办了中通快递的收发,平均每天收取50余件的快递,群众拿取快递比以前方便多了。”余花恰说。
余花恰家原来住在赤洒底最远的阿地马底村民小组,在政府的关怀下,2018年从山上搬到阿路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初中毕业后,余花恰就外出学习手艺和技术,直到今年年初,她才回乡和开赵生一起经营安置点里的电子商务,开启了创业路。
开赵生敢于创新与尝试,在政府的扶持下,将安置点的电子商务做得“风生水起”,搬迁群众也尝到了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甜头”。(来源:怒江日报)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
相关阅读
热度排行
热门推荐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974号
电话:0871——64103701 传真:0871——64103701 投稿邮箱:ynxfwz@163.com 值班编辑QQ:568419655 广告投放:0871——641037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2022000670号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91530102MA6Q490D4K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云南消费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