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消费之声

骂市民投诉“不要脸”,45元不重要吗?

时间:2021-04-27 19:10:37 来源: 光明日报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也叫市长热线,是一个专门受理热线事项的公共服务平台。作为群众反映合理诉求的一个渠道,它帮助人们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不过近日一位接线员的“吐槽”却引发了很多争议。

  据九派新闻报道,河南新乡的刘女士曾向市长热线反映其被医院多收费的问题,两天后接到了回访电话。电话中,对方询问其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刘女士表示并没有,对方答复“好的,知道了”。可说完再见后,接线员忘记挂断电话,跟同事议论刘女士像个神经病一样,“为了45块钱打了仨电话,都不要脸”。

  

  女子拨打市长热线投诉录音。九派新闻报道截图

  针对此事,新乡市公共服务热线办公室回应称,刘女士的录音是真实的,对此事将严肃处理。“单位已内部通报此事,要求以此为例,规范话务员,提高话务员质量。”

  接线员在电话内说着流程化的语言,表面看是在走工作程序,关心一下群众诉求有无解决。但“挂”了电话就开始了对刘女士的吐槽,这前后态度转变之快令人咋舌。

  

  女子拨打市长热线投诉录音。九派新闻报道截图

  其实这不过是接线员在工作间隙所发的个人牢骚,但一个误操作却将其背后的真实想法暴露了出来。人们之所以愤怒,也是因为我们会习惯性地认为,电话内的态度就是接线员的真实态度。他们说出的每句话,做出的每个承诺,都是对电话这头焦急等待问题被解决的人心理的慰藉。

  人们选择热线投诉,也是认为相关工作人员是在真心实意为大家解决问题的。但如今这位接线员的吐槽,虽说不能代表这个群体整体的形象,但也多少让人们的这份信任有些无地自容了。

  

  图为海口12345热线办公现场。新华网

  市长热线已经成为许多人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它高效、便捷,更代表着政府的形象。作为听取民众诉求的重要渠道,在其中负责接听、转办并反馈的接线员自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因此,对他们的言行、素质和专业素养,都应该有更为规范的约束。能时时刻刻正面积极地回应民众诉求,也应该是这个岗位最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

  但也应看到,接线员的工作其实也是个时常充斥着负能量的工作。群众很多糟心的事儿都是直接向他们吐槽,甚至很多时候还要被动接收一些焦虑糟糕的情绪。因此,也应重视做好他们的心理建设。

  

  北京亦庄的12345市民热线中心,工作人员在接听热线电话(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鞠焕宗 摄

  不过话说回来,接线员的吐槽归吐槽,但别真认为市民的45块钱是小钱,就不当一回事儿。更应该看到的,是群众诉求背后的共性问题,这个重要性和金钱多少并无正相关的联系。

  反馈到工作人员的认知中,那就是群众问题无小事,每一件诉求都不能被差别化对待,哪怕只是一件再平凡不过的琐事。

  一位市民的45元,放大到一市一省的格局来看,就是一笔巨大的费用。每一位市民的一点点小利益都能被认真对待,才是基本的行政伦理,也是避免大规模利益受损的基础,这也是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意义所在。而这,应该成为政务工作人员的一种基本共识。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974号

电话:0871——64103701 传真:0871——64103701 投稿邮箱:ynxfwz@163.com 值班编辑QQ:568419655 广告投放:0871——641037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2022000670号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91530102MA6Q490D4K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云南消费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